不一定有原因,沒有海鷗的特里波列夫一樣會使槍。最后還是流淚了,但看哭了無法成為一條好標準,觀感甚至可以說是震驚到失望。但絕不是跟前作相比的落差,因為前作的主要功勞在劇本里建立了,劇作家轉換導演身份后只是如實地視覺化了,而這次,他也堪稱偷懶地還原了劇本(除了視覺化了霍普金斯),真的就只是停留在了青少年抑郁癥。如果沒有布圖索夫《秋之夢》“前傳”般的戲劇版在前,落差或許也不會這么大。舞臺上看到的是一個高齡的兒子和年輕的家長們,沒有囿于不幸婚姻給下一代的傷害,更多是to be or not to be,他一定深入思考過,才能對巨嬰家長們發出冷笑,才能果決地選擇結束。而銀幕上,當然,家庭倫理框架內也是一出合格的小戲,但就只是純良少年的淚水鑿穿了父母的心。